家园酒徒
地区:阿尔及利亚
  类型:纪录
  时间:2022-08-17 16:26:12
剧情简介
 很多地方的孩子如今都开启着居家学习模式,白天主要活动就是在家上网课。出远门成了奢望,但春光无限,孩子们又怎能闲得住呢?于是,网课间隙,三五成群、结伴玩耍的孩子们,就成为了小区里亮丽的风景线。   (下班回家随手捏的一张,天擦黑的时候,女孩们在玩丢手绢,男孩在一旁围观,感觉也想融入其中)  平时大人孩子都忙,要不是因为居家,还真没发现,周围适龄的小伙伴竟然有这么多!于是,居家学习期间反倒成了娃们的社交高峰期,就拿小小常来说吧,每天一到傍晚就跑出去玩,说他最近认识了不少新朋友。 娃们的社交固然是好事,但也有不少小插曲。昨天下午碰巧常爸回去得早,就目睹了这样一幕:  几个小姑娘埋头不知道在玩什么,可能是过家家。有个小姑娘想加入进来,结果说了没两句话,就委委屈屈地跑回到妈妈身边,带着哭腔说,她们不跟自己玩。 小姑娘妈妈赶紧问孩子,“认识新朋友的确不容易,你是不是没按妈妈教你的说呀?”  孩子更委屈了:“我就是按照你说的呀,先问了他们一句‘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儿吗?’,然后一个小姐姐就对我说‘不要跟你玩’!”说着说着,小金豆已经在眼眶里转啊转的了。   (《小舍得》剧照)  孩子妈妈赶紧抱了抱孩子,轻声细语地安慰起来。孩子很快就不哭了,乖乖地牵着妈妈的手走了。  但常爸心里可平静不下来了。这个妈妈教给孩子的交友方法,乍看没毛病,但其实是有问题的。 作为一个成年人,我们很多人都认为,礼貌是交友的前提,所以反复教孩子学各种礼貌用语:  “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?”  “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儿吗?”  “我们能一起吃东西吗?”  …… 试想一下,如果是成年人,一定会觉得这人很有涵养,更可能愿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满足对方的要求吧?  但是,同样的句子,用在孩子身上却不好使了。为什么他们就不按套路出牌呢?  今天,常爸就来跟大家聊聊关于孩子社交的事儿。相信看了这篇文章,大家会对孩子之间的友谊有更深切的认识。  有礼貌,不是儿童社交的硬通货  先来回想一下:孩子们是怎么玩儿到一起的?  我记得小小常3岁的时候,有一回在公园玩沙子,一个小朋友直接走过来,在他身旁蹲下,用手把沙子往小桶里装,两个人就这样在一起玩了一上午。  前段时间小小常不是迷上奥特曼卡牌了么,五一我们带他去郊区玩儿,休息的时候旁边有几个孩子正在比各自奥特曼卡牌,小小常赶紧从我书包里翻出了一张限量款,立即就融入其中了。  整个过程中没有什么客套话,也没有什么礼貌用语,孩子自然而然地就玩在了一起。   (《追风筝的人》剧照)  这一点,《妈妈他们欺负我——帮孩子解决社交难题》的作者迈克尔·汤普森博士这样解释:  孩子的核心社交技能与成人不同。 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,礼貌或落落大方并不重要。  那什么才是重要的呢? 心理学家塞尔曼把孩子交友分为五个阶段,他认为学龄前到小学低年级的孩子,交友有两个明显特点,就是: “谁能满足我的需要,谁就是朋友”,  “谁用行动证明是可信赖、可合作的,谁就是朋友”。  他们之间不用先做自我介绍,也不用说“请”,而是更看重行动和配合。  所以,谁能遵守游戏规则、谁能满足团体的需要,谁就能被团体接纳。 让孩子客气礼貌地发问,然后幻想孩子就能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欢迎,从而开开心心打成一片……这只是父母心中设想的“剧本”罢了——孩子并不是现实中你的演员。  所以,怎么才能让孩子融入其他小朋友的群体中呢?我找了几个典型的例子,跟你一起分享。  不动声色地加入,才能成功交到朋友  几个小朋友在玩搭积木,男孩小强很想跟大家一起玩。  他先观察了一会儿,然后走上前问其中一个男孩:“你们在搭什么啊?好酷!”  这个问题非常具体,被问的孩子很容易回答。  很快,那个男孩回答:“我们在搭停车场。”  小强立马说:“那我去找小汽车吧!”  他把小汽车拿来后,又问大家:“要把车停在哪里呢?”  男孩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,小强也顺利地融入其中。  发现规则,并找到一个适当的角色,也能很快地与其他孩子打成一片。  (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》剧照)  当然,除了让孩子自己想办法,家长也可以适当助孩子一臂之力。  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,他看见几个小朋友在用沙子堆城堡,也想一起玩。但他不知道该怎么让大家接纳他,于是就选择了最粗暴的方式,一脚踩烂城堡,果然成功引发关注。只不过,小朋友没有把他当做朋友,反而更加讨厌他了。 但很快转机来了:一个小女孩提出:“把水和沙子搅拌在一起,更容易搭城堡。” 但是他们手里都没有水,于是大家分头去找水。  这时候,小明的父母赶紧往小明手里递了两瓶水,还呼叫四散的小朋友:  “这里有水!” 于是,小明就负责往沙子里倒水,其他小伙伴就负责搭城堡。  就这样,原本让大家讨厌的小明成功地融入了团体,和大家成了玩伴。  帮助其他孩子解决问题,孩子就很容易被别人接纳。  除此以外,家长也可以教孩子通过创造更吸引人的游戏或规则,让别人接纳自己。  常爸的一个同事就曾靠着“小魔术”成功地帮助自家娃交到了朋友。  他家孩子看见一群孩子在玩捉迷藏,就想要加入其中。但是,被拒绝了。  同事学过一些卡牌的小魔术,就把孩子叫了过来,然后大声地说:“宝宝,爸爸给你表演一个魔术吧!”  孩子被逗得哈哈大笑,同事也夸张地发出声音,很快就把其他小朋友吸引了过来。大家一起凑过来,看同事表演魔术。  然后,同事让自家娃也展示了一个在家里练习过的小魔术。虽然很简单,但却快速地成为了所有小朋友心中的“大神”。  “你是怎么变魔术的?”  “你能教教我吗?”  同事退后两步,孩子立即被围在中间。这下,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被拒绝当朋友了。  当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在既定游戏中找到适当角色时,不妨带孩子创造新的、更好玩的游戏,反客为主,成为中心人物。   (《奇迹男孩》剧照) 看到上面这些例子,家长心里是不是就有数了?  发现规则、满足团体需要。只要遵循这两点,就等于找到了孩子交友的密码。  当然,我们上面提到的递水和表演魔术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,此外,我们还有些事关交友的普适性原则,可以教给孩子。  交友四大潜规则,越早教孩子越早受益 虽然每个孩子遇到的社交问题都不一样,但还是有一些社交技能是通用的,不仅能够帮孩子顺利开启一段友谊,也能让友谊更加持久。  1、辨别谁可能是自己的好朋友  趣味相投,是成为好朋友的第一要素。孩子要想提升顺利交到新朋友的概率,就要先找到适合自己的团体。 比如自己很喜欢踢足球,那就可以从爱踢球的孩子入手,而不是从爱书法的孩子入手。  有同样兴趣的孩子,会更容易有共同话题,也让双方成为好朋友的概率大大增加。  2、保持微笑,表达善意  非语言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重要。在陌生人之间,一个充满善意的微笑,可以快速让对方卸下防备,让对方认为自己容易相处。  虽然“客气礼貌的问询”并不适用于孩子的世界,但微笑却是全世界的通行证。  父母可以教孩子在与别人说话时保持微笑、站直身体、眼睛看着对方,还可以练习张开双臂等开放性姿态表现自己很自信。这种积极阳光的状态,更容易吸引别人。   3、提出好问题,开启友谊 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,孩子间交朋友不需要以“礼貌用语”作为开头,但一个好问题却是友谊的好开头。所谓的好问题,既需要切中核心问题,又需要足够具体,方便别人回答。  平日里可以教孩子问问题:  你喜欢什么运动项目?  放学后你喜欢做什么?  课间的时候你一般都做什么? 你中午吃了啥?  你有弟弟妹妹吗?  你老师是谁?  同时还要教孩子倾听,不要打断别人,认真听对方说话等。  提问题的好处还有一个,就是能让孩子快速发现别人的需求。如果孩子能满足他人的需求,就能顺利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角色。  4、搞懂规则后,再加入游戏 很多时候,孩子被同龄人拒绝,是因为孩子不懂对方的游戏规则,成为了一个破坏者。一个团体要接纳新成员,就要打破原来的平衡,这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。但绝大部分孩子,都并不愿意冒这种风险。  所以想要别人顺利接纳自己,就要先理解规则,再表示能遵守规则,让团体成员认为不会有太大风险。  在孩子想要加入别人时,不妨先带着孩子观察一会儿。如果孩子不理解,父母可以给孩子解释。等孩子理解了,再鼓励孩子交朋友。 这个时候,再加上一句赞美的话“好酷”“真棒”,相信孩子一定会很受别人欢迎。  说了这么多,就是想告诉父母们,孩子的社交与大人的社交真的不一样。在他们的世界里,礼貌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玩到一起。  当孩子小心翼翼地问一句“我能和你一起玩儿”却丝毫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价值时,相当于是直接给了其他孩子一个拒绝的机会。不懂成年人社交礼仪的孩子,并不会像书中设定的那样礼貌地回一句“好啊”,而是会因为“你帮不了我”干脆利落地将对方排除在外。   所以,下次孩子再想跟别人交朋友时,与其教孩子礼貌一点,不如教孩子学会问问题、观察规则,找到切入口。  最近,你家娃有没有结识新朋友?有哪些想要分享的故事,或者有哪些好的经验、需要汲取的教训,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!  参考资料:  
4598次播放
6612人已点赞
5918人已收藏
明星主演
熊铭杰
夏学超
王锐
最新评论(888+)

高伟杰

发表于13分钟前

回复 崔江飞 : 说心里话,对《家园酒徒》形象我是喜欢的 


徐满

发表于5小时前

回复 宋冰: 这部《家园酒徒》我说实话,给我感动哭了记者以顾客身份走进蜂农帐篷,发现槐花蜜大都收集在半米高的塑料大桶中,打开桶盖上面还有漂浮着的死去的蜜蜂尸体,而消费者买到手的蜂蜜大多盛于这里,蜂农拿出一罐装好的槐花蜜,记者发现塑料罐子上没有任何标识。“我们年年都在这卖槐花蜜,都是现甩的纯正槐花蜜,不放心的话可以现甩现卖,也可以先品尝在购买”。三家蜂农均表示自己每年都会根据花期来到大连采蜜,且售卖的是纯正的槐花蜜。,半岛晨报、39度视频见习记者刘宣州禾


李海龙

发表于4小时前

回复 兰凯健 : 2022-08-17 16:26:12,再一次重温《家园酒徒》。 

猜你喜欢

每周热播榜:

http://www.fjhczs.com/liuyi/209007.html http://www.jl-study.com/liuyi/458997.html http://www.xjseed.com/liuyi/503916.html http://www.mcalen.com/liuyi/907695.html http://www.ivcv.com/liuyi/716890.html
家园酒徒
热度
3560
点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