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情中人中文网
地区:贝宁
  类型:灾难
  时间:2022-08-17 07:17:44
剧情简介
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的自媒体号里,有一位读者留言,反问他:“温教授你好!请问小学二年级选入的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你觉得合适吗?”   温教授肯定觉得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是合适的。这篇课文的作者于尔克·舒比格,曾经获得过2008年度国际安徒生奖。这位作者生于1936年,2014年9月去世,享年78岁。  而小学教材中的中国编委之一,也曾在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。  获得国际安徒生奖,代表了对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种肯定,于尔克·舒比格的作品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本,也似乎有着充足的理由。   《读者》中刊登的全文  但问题是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原文共有三段内容,小学教材课文里选取了其中的第三段,割裂了整个文本中贯通在一体的语境,所以最后给人一种莫名其妙之感。  因为这种盲人摸象式的割裂,只抓住了三个视角的一个角度,最后语文课本中选入的部分所阐述的要点,是荒谬的,可笑的,不伦不类的。  所以老师在讲授这篇课文,具体到阐述文章内涵的时候,也不得不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。  我们先看一下,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收录的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的内容是什么? 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,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。  太阳开始学发光,学着怎么上山下山。它也试过做别的事,但是都没有成功。譬如说唱歌,它粗糙的声音,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。  月亮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。学发光吗?白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,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。它一直无法决定,只好反反复复,一下子变圆,一下子又变缺。于是它学会的是不断的变化。  水开始学习流动。它很快就学会了,因为只有一种方式,那就是:一直往低处流,往低处流,往低处流……  那时候,生活就是这么简单。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。  世界在慢慢变化,万物在自由生长。雨从云里落下,滴进泥土里;人睁开眼睛,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……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,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。 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……  哦!不要往下讲了,最好再从头开始。这个故事没有结局,却有很多开头,很多很多开头。  很久很久以前,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……     这篇课文,讲了什么意思?  找遍了所有的教案,都是语焉不详,王顾左右而言它,以其人之昏昏,怎么能使人昭昭?  我们找到一篇刊发在《小学语文教学(会刊)》 2021年第12期上的文章《低年级“智趣”阅读教学设计的原则与范式》,其中介绍了如何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:  ——二年级下册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是德国作家于尔克·舒比格的一篇想象文章。课文以第三人称的口吻介绍了当世界还小的时候,太阳、月亮、水等事物学习生活的过程。文章内容浅显易懂,但如何想象、如何表达却是学生不能凭一己之力所能洞察的,需设学习活动让学生去体悟。教学围绕“想象”这一“笋心”,层层剥离“笋衣”,实现语言的理解和运用。  如以太阳学习生活的本领为例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,明确这段共有三句话:第一句写太阳学会的本领,第二句写太阳学这两项本领的原因,第三句举了个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。而第三句话又是理解“想象”和表达“想象”的关键所在。教学时,第一层,想象太阳“粗糙的声音”对“这个敏感的世界”带来的伤害;第二层,“譬如”即“比如”,说明太阳除了唱歌,还学过很多本领。借助“譬如”展开想象,太阳还可能学过什么本领,为什么失败了;第三层,借助语言图式,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想象的;第四层,选择自己熟悉的或喜欢的事物,借助课文的语言图式进行想象。——   整个教学的目的,只是强调了要想象,那么,这种想象要抵达什么样的结论与效果,却不置一词。  我们在汪潮主编的《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文本解读及学习设计》(二年级下册,福建闽教图书有限公司,2018年版)中,看到了一个对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内涵与主题的解释:  ——就像是舒比格说的,“对火来说容易的事,对木头就未必”。我们总是努力勉励自己去克服万重困难,去做自己其实并没有天赋的令自己十分痛苦的事,而往往不去想是否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,我们不是不应该努力,而是“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”,因为“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,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”。——  最后一句话,“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,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”,几乎是所有的这篇课文的教案得出的共性结论。  这个结论正确吗?  万物可能是按照它“最容易做的事”而形成了世界的秩序,但这种自然的规律,能否能够移用到人类的世界,作为孩子们思想上所获得的定论?  况且,课文中提到的“太阳发光”、“月有阴晴圆缺”、“水往低处流”,是否就是这些自然存在做的“最容易的事”?因为这些自然现象,根本不是自然物如太阳、月亮、水本身做出来的“最容易做的事”,而是受制于现实环境的各种张力而综合形成的最终结果。   当然这是一首童话作品,童话作品里是不需要坚守正确的科学原则的,但是,把一个童话里的展现随机的臆语想象的结论,作为它最终要传授的道理,显然会造成逻辑上的难堪。  课文里的最后一句话,“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,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”,是否有道理?把它移用到人类的环境中来,一个孩子当认可了这样的道理,认为人生中只要做最容易的事,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,能达到这样的平移效果吗?恰恰相反,人生是需要奋斗与努力的,根本不可能像自然界遵循的那样随波逐流,毕竟人类是有意识的生命,会按照自己的意识的控制,而去面对世界的种种自然形象,并为此付出自己的逆行的努力。   因此,从这篇课文中得到的结论,是相当尴尬的。老师也不得不面对这一个人生“无为而治”的结论而不敢直视孩子的求知欲的眼睛。 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难堪的结论?  恰恰是因为编入教材的这篇课文,删去了前面的两部分,只保留了最后一段内容,从而造成了一种盲人摸象式的尴尬。  就像盲人摸象故事中所表现的那样,当一个摸象者,抱着大象躯体的一个部分,只能得出局部的结论,最后证明恰恰是荒谬的。  那么,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的原文究竟表现了什么?     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的原文共分三段,表述了三个层面对世界初创时的想象。  而且注意一下,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全文的整个文本,是通过对话体构成的。  整篇文章,就像几个小孩,在那里闲聊,首先一个小孩编造了一个史前期的世界情况,另一个小孩不同意,又按照他的想法,描述了另一个他想象中的人类创世纪的故事,最后,又有一个小孩,不同意前面讲述者的话语,便按照他的理解,编造了第三个故事,也就是选入课文中的这个部分。   整篇文章,更像是几个小孩聚在一起,在那里信口开河,讲述了他们理解中的世界初创时的神话世界,是按照童稚的幻想,构造了他们臆想中的一个完全撇开了科学原则的世界初创史。  三个小孩在讲故事的过程中,还出现了一种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。一位小孩讲完之后,另一个小孩就对他稍有驳斥,然后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。  整篇故事,讲述了小孩子们拉呱、唠嗑时不负责任的一种想象产物。整个文章连起来看,就是表现了小孩子们街谈巷议的一种状态,整个文章的意思,更接近的是世界的认知,可以有无限的想象的可能,小孩子们只要把这个世界想象成有趣而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了,不需要有逻辑体系与科学原则的介入。  文章的结尾,是发散性的,并没有肯定文中的三个故事,就是终结结论,事实上来看,三个小孩讲述的故事,都是漏洞百出的,所以,结尾部分,鼓励大家继续想象创世纪的可能出现的情况。  现在课文把第三个故事抽离了全文,并将其作为一个铁定的真理来讲述给小学生听,恰恰会产生一种误导作用。  我们可以注意到,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这篇课文,在小学教材的童话体系里,是放在知识童话里的,其实我们可以看出,它的知识恰恰是违背真正的知识定义的。   在整个文章中,我们可以注意一下,第二个小孩讲述的创世纪的故事,实际上是复述了《圣经》中的创世纪里描写的“亚当与夏娃”的故事,带有非常明显的宗教教义性质,对于中国的儿童来说,并没有这样的文化铺陈与积淀,所以在编入小学课本的时候,这一段也就很自然地删除了。  因此,整个文章中的整体氛围,只不过是一种容纳了西方文化传承的新编演义,夹带着浓重的西方文化元素与味道,根本与中国儿童所获得的文化积淀是泾渭分明与两相龃龉的。现在掐头去尾,保留了最后一小节,作为知识童话来纳入中国儿童的课本中,失去了原文表达的世界认知没有定性、可以任意想象的立意,而从第三个孩子的故事里,中国小学生只能得到一个原文里并没有加以肯定的所谓终结定论。  实际上,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的作者于尔克·舒比格所著的属于童话类的作品,很多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故事杂烩,我们看看一位作者对于尔克·舒比格的作品里的不知所云所作出的一种美化式的评论。  在汤素兰著的《我与童话一见钟情》(2016年版)中,这样论及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一书:“我们以前读故事,都会寻找故事的意义和对自己的启示,我们阅读的时候,就像植物渴求大地的滋养。然而这本书中的故事,当我们读过之后,会稍作停留,思考片刻,然后会心一笑,或是叹息一声。至于得到了什么启发,你可能说不出来;故事的意义,可能有,也可能没有。” 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  这也是德国文学的一种总体特征。  在《出版人》2022年第1期刊载的《2021,“慢热”的德国童书要快跑》一文中,提到:  ——“作为一个‘诗人与思想家的国家’,一个哲学的国度,德国文化和德语图书是非常独特的,但也正是因为它的独特,德语图书走向世界其实挺艰难的,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,这两年,德国出版社的日子很难,中国出版社也难”……——    因此,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中出现的这种无法理解、无法解释、无法深究的奇谈怪论,实际上有着德国文化与图书的一种共性特征。  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被纳入中国小学语文教材,老师讲不出道理,家长看不惯此文,二年级的小学生更是一头雾水,受到断章取义的文章误导,如果这名儿童更深入地关心这篇文章的全文的话,还要触摸到西方文化的基本要义——宗教的文化传说。《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》这篇文章是否合适中国儿童阅读,值得存疑。 
6687次播放
7001人已点赞
6183人已收藏
明星主演
李浩然
唐剑新
黄山锦
最新评论(888+)

陈力钧

发表于23分钟前

回复 霍剑 : 说心里话,对《性情中人中文网》形象我是喜欢的 


李斌

发表于13小时前

回复 蔚文韬: 这部《性情中人中文网》我说实话,给我感动哭了早餐不知道吃啥?试试红薯芝士饼,香甜细腻又拉丝,好吃又营养!今天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吧,每一口都超满足哦!当早餐、当点心都是很棒的,孩子非常爱吃,你也来品尝一下吧。,2、准备2个蜜薯,切成厚片隔水蒸熟,然后取出来倒在碗中压碎,蒸出来的水分不要倒进去,压碎之后稍微放凉,加入芝士碎拌均匀备用;


端木绅

发表于23小时前

回复 蒲晨阳 : 2022-08-17 07:17:44,再一次重温《性情中人中文网》。 

猜你喜欢

每周热播榜:

http://www.xjseed.com/liuyi/561978.html http://www.xauw.com/liuyi/323106.html http://www.ivcv.com/liuyi/192030.html http://www.fjhczs.com/liuyi/858229.html http://www.kldjt.com/liuyi/370843.html
性情中人中文网
热度
7386
点赞